曲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是由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的多数曲种是有说有唱的,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作说唱文学或说唱艺术。曲艺是说唱艺术的同义语,它与戏剧、小说、杂技一样,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明清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并无“曲艺”一词,也无与曲艺相应的名词。“曲艺”作为一种技艺往往被涵盖在包括戏剧、歌舞、杂技、竞技等多项内容。
弹词
弹词是清代民间很流行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主要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其传承、转变的情况缺乏清楚的记载。大致而言,在说唱艺术方面,唐有变文,宋有陶真,元明有词话,弹词便是从这一系列中脱化而成。而且弹词大约到了乾隆中期以后,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的特征也愈来愈明显。
清音
清音相传清乾隆年间即已形成。因地区差异,又分南昌清音和九江清音两支。 南昌清音流行于南昌、新建两县及宜春、上饶、吉安和景德镇等地。九江清音俗称"九江曲子",发源于鄂赣边境的蔡山、闵坼列蒋家营、桂家坝一带湖泊地区。
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是中国江苏既古老又有影响力的曲艺之一。清代康、乾年间是其鼎盛期,曾流传于全国许多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源自本地小调,再次为“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及地域特性。曲词题材极其广泛,曲目十分丰富。
四川清音
四川曲种。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宾)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
二人转
中国曲艺曲种。又称“蹦蹦”、“双玩艺儿”等。流行于东北各地。是在当地民歌、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最初演员均为男性,化妆成一旦一丑。1920年前后出现女演员,现均为一男一女,作简单的化妆。表演上讲究“唱、说、做、舞”,以唱为主。通常男女演员手拿扇子、手绢表演。唱词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曲调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常用曲调有[胡胡腔]、[大救驾]、[喇叭牌]、[文咳咳]、[武咳咳]等。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节子、锣鼓等。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东、西、南、北4个流派。东路以吉林市中心,西路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中心,南路以辽宁省抚顺为中心,北路以墨龙江北大荒为中心。二人转的曲目,多根据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编写。传统曲目有300多个,常用曲目有《蓝桥会》、《单刀会》、《大西厢》、《双锁山》、《昭君出塞》、《武松打虎》等。现代曲目有《白毛女》、《刘胡兰》等。
山东快书
中国曲艺曲种。因演唱武松曾称“武老二”。清道光年间产生于山东鲁西北,流行于山东、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初为艺人敲两块瓦片掌握节拍,后出现打竹板、钢板盛铜板。因伴奏乐器曾称“竹板快书”。因表演特色又称“滑稽快书”。1949年,高元钧在上海演出,始定名为“山东快书”。山东快书以韵为主,间有说白,长于叙事,风格刚健明快、质朴风趣。常用书目有《武松传》、《鲁达除霸》、《马家店》、《智取袁家城子》等。当代主要艺术流派有:以高元钧为代表的“高派”,注重人物刻画,表演生动;以杨立德为代表的“杨派”,擅长俏口,质朴幽默;以于传宾为代表的“于派”,以四页竹板伴奏,粗犷而有气势,流行于农村。
河南坠子
中国曲艺曲种。简称“坠子”。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坠琴或坠胡而得名。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系由“道情书”和“莺歌柳书”结合而成,产生于清末;一说源于“三弦书”,后与“道情”结合,清道光年间已出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形成东、西、北路三流派:东路活动于商丘及豫东一带,曲调婉转抒情,系由道情书艺人改唱坠子后形成;西路活动于开封及豫西一带,曲调刚劲明朗,系由三弦书艺人改唱坠子后形成;北路活动于豫北、鲁西南一带,曲调话泼隽永,是由莺歌柳书艺人发展而形成的。早期全为男演员演唱,1905年前后,开始有女演员。主要伴奏乐器为坠琴(或坠胡)、简板。演唱形式有自拉自唱、一拉一唱、对口唱三种。音乐为主曲体,常用唱腔有引子、平腔、牌子、快札板等。曲目有长、中、短三类,中长篇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短篇只唱不说,稍有加白。代表性曲目有中长篇《大红袍》、《杨家将》等,短篇有《偷石榴》、《双锁山》等。相声 中国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用北京话说讲,现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讲的。表演形成的单口、对口、群口3种。单口由一人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人表演,通常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一头沉”指两个演员在表演时,一个为主要叙述者,即逗哏,另一个用对话形式辅助叙述,即捧哏,以逗哏为主。“子母哏”指两个演员在表演时,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逗哏和捧哏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群口由3个以上演员表演,又称“群话”。相声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传统曲目以讽刺过去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200多个。现代题材的曲目有《买猴》、《昨天》、《夜行记》、《帽子工厂》等。
相声
中国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用北京话说讲,现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讲的。表演形成的单口、对口、群口3种。单口由一人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人表演,通常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一头沉”指两个演员在表演时,一个为主要叙述者,即逗哏,另一个用对话形式辅助叙述,即捧哏,以逗哏为主。“子母哏”指两个演员在表演时,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逗哏和捧哏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群口由3个以上演员表演,又称“群话”。相声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传统曲目以讽刺过去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200多个。现代题材的曲目有《买猴》、《昨天》、《夜行记》、《帽子工厂》等。
散乐
“散乐” 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是相对于宫廷雅乐而言的,最早见于《周礼•春官•旄人》: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郑玄注:“散乐,野人(平民)之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散乐是集民间歌唱、音乐、舞蹈等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周朝,把民间善于乐舞的会人请到朝廷中,责任教习“乐舞”,后来则成了“百戏”的同义语。
评弹
评话、弹词两种曲艺的合称。这两种曲艺综合演出时,也称为评弹。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合在一起,被称为苏州评弹,简称评弹。
京韵大鼓
中国曲艺曲种。又称“京音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和东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而来。著名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刘宝全、白云鹏等对其改革发展贡献最大。表演形式为一个站唱,自打鼓板,用北京语音说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常用的还有八字、十字。唱腔以上下句的变化反复为主要曲式结构,常用板式有慢板、紧板、垛板、住板。以平腔为基本唱腔,常用的腔调还有挑腔、甩腔、长腔。传统曲目题材多采自《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及戏曲故事。代表性唱段有《大西厢》、《单刀会》、《借东风》、《闹江州》、《黛玉焚稿》、《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
西河大鼓
中国曲艺曲种。又称“西河调”、“河间大鼓”。起源于河北省中部农村,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华北、华东、东北、西北部分地区。由清代乾隆年间流行于冀中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演变发展而成。清道光年间,高阳县艺人马三峰等在继承前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戏曲、民歌曲调和民间叫卖声,对原有唱腔加以改革,并将伴奏小三弦和木板改为大三弦和铁板,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其后又不断发展,并出现多种流派。表演形式为一人说唱,左手敲击两块月牙形铜片,右手击书鼓,另有伴奏者弹奏大三弦,有时加入四胡。基本曲调有头板、二板、三板等。西河大鼓有说有唱,中、长篇书以说为主,以唱为辅,短段以唱为主。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传统书目长篇有《杨家将》、《响马传》等150余部,短篇小段有《闹天宫》、《岳飞墓》、《小姑贤》等370余篇。现代题材长篇书有《白毛女》等,短篇有《邱少云》等。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戏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扬州画舫录》),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清稗类钞》)。由于它的起源背景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它一度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另有同名歌曲名称。
陕西曲子
陕西曲子,又称清曲,是一种古老的以坐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在陕西各地民间统称为曲子,在关中又称“迷胡(眉户)曲子”。洛川流行的“秧歌”,陕北三边一带流行的“大秧歌”,虽然名称有异,亦属曲子之列。曲子流行陕西全境。关中是曲子最密集、最丰富、辐射面最广的盛行区:西部的凤翔、太白、眉县、武功,中部的周至、户县、长安、临潼,东部的华阴、渭南、澄城、韩城等地,都是著名的清曲窝子。陕北的定边、靖边、延安、富县、洛川,陕南的城固、洋县、镇巴、安康、紫阳、白河等地亦很流行。
百戏
【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那么“百戏”中是否有说唱技艺呢?李尤《平安观赋》中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记载,逗笔说唱的俳优当是“百戏”中仅有的曲艺节目。至南北朝时,“散乐”与“百戏”合称“散乐百戏”,涵盖面更加广泛。《隋书•音乐志》载:梁朝天监四年的一份宫廷宴会的节目单,第十六项是“设俳优”,安排在雅歌与鼙舞之间,从第二十一项起设各种杂技,可见俳优、民间舞和杂技都是当时“散乐百戏”中的主要项目。北齐时,百戏表演中有“俳优侏儒”,西魏时有“俳优角牴”。唐代长安设有教坊,“以隶散乐,倡优,曼延之戏”,已有技艺的侧重,“倡优”重说唱技艺曼延之戏指杂技表演。教坊中有黄繙绰、唐崇等唐代著名俳优,崔令钦的《教坊记》说他们一个“善僄弄”(黄繙绰),一个“善宣赞”(唐崇),可见这两个项曲艺技艺都属“倡优”。宋代习惯上沿用“百戏”指所有民间技艺但已呈现分化的趋势。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把以唱为主的技艺归于“伎乐”中,包括当时流行的 口栗 唱、诸宫调、唱耍令等。而对于散乐,则认为以杂剧为“正色”,“散乐”逐渐成为戏剧歌舞一类的专称。而百戏在宋代多专指杂技及竞技表演。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太上多次“射厅看百戏、依例宣赐”,这里的“射厅”是宫廷中演习武艺射弓的专门场所,其演出的百戏极可能是角抵相扑或武术一类。
杂耍
【杂耍】这一民间俗称,晚明时已有,它的内涵和范畴常与曲艺相切相交。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四回“潘金莲香肋偎玉,薛姑子佛口谈经”中“三个小优在旁弹唱,把酒来基西门庆问伯爵:‘你娘们明日都去,你叫唱的是杂耍的?’伯爵道:‘哥到说的好,小人家那里抬放,将就叫两个唱女儿唱罢了’”。文中“唱女儿唱”、三个小优“弹唱”和“唱的是杂耍”,说明是“演唱”一类的曲艺,而这种演出形式在当时民间称作“杂耍”。清初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云:“京师内城,旧亦有戏园。余髫年时,如泰华轩、景泰园、地安门之乐春芳,皆有杂爨,京师俗称杂耍。其剧多鱼龙曼衍、吐火吞刀及评话、口栗唱之类。内城士夫皆喜观览。其优人亦间通文墨,吐属近雅,有宋明遗风,今已成广陵散矣。诸园亦废。”从上两条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已把曲艺与杂质总揽在“杂耍”之内。1934年出版的《天津市概要》中提到:“十样杂耍者,善以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为十样”。当时北平(现北京)《新民报》上刊登游艺场广告时经常使用“杂耍”、“什么样杂耍”、“高尚杂耍”、“杂耍大会”一类的称呼。其内容包括“说、唱、变、练”的曲艺与杂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