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C7+5,C7#5 七增五和弦 13#5b7 增和弦+大二度 |
|
|
合唱艺术这颗音乐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是全人类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在历经千年发展过程中,自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产生以来,经单声部的格里高利圣咏发展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等多声部的合唱。这些音乐是采用逐渐增加声部的方法,形成欧洲的早期合唱形式。这些形式的音乐后来人们总称为奥尔加农、康都克特和经文歌等。到了15世纪,这时合唱已基本成型,但还是以无伴奏的混声合唱为主。直到17世纪欧洲歌剧的兴起,才使带伴奏的合唱得以出现,并逐渐地成为歌剧音乐的主体,一些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风格、各种体裁的合唱作品,这时合唱艺术才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合唱艺术的兴起,是从学堂乐歌之后才开始的,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无论题材、体裁、创作技法等所进行的大胆尝试,都获得了成功,这些作品为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纵观古今中外的合唱作品,使我们认识到合唱音乐已成为音乐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瞩目,研究和探索合唱创作便成为我们的又一科研课题。
一、钢琴与合唱的关系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经历三百多年的演化与发展之后,其艺术表现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随着钢琴制造的不断完善,它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来,而合唱艺术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拓展更为广阔的表现领域。这样在古典派后期,为合唱加入伴奏,便是作曲家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段。这主要是因为钢琴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演奏者单独就可以完成多声部音乐的艺术表现。把钢琴与合唱相结合,不但可以发挥乐器的演奏技巧与表现的巨大可能性,而且也使合唱找到了新颖、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形成两者紧密结合、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
二、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一般功能与作用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常见的功能与作用大致有三种情况:和声织体的衬托功能与作用;复调性对比副旋律的功能与作用;主题并置对比的功能与作用。
1.和声织体的衬托功能与作用
和声具有形象意义,它的各种材料的组合形成不同的音响效果,以此来体现不同的思想情感与意境。在音乐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和声的这种作用常常用于塑造音乐形象、描绘情景等。但是和声的材料必定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和声情况下来提高音乐表现,这就必须用不同的织体写法来加以补充、完善,所以和声织体的写法对于音乐形象的表达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现有合唱作品中经常有这方面的范例,这些手法可能有几种方式存在,即柱立式和声进行;节奏性和声进行;分解和弦的和声进行;音型化的和声进行。
(1)柱立式和声进行的伴奏手法,是合唱中常用手段之一。由于这种写法使合唱的效果更加丰满,宛如美术中的雕塑,使合唱与伴奏在节奏上形成同步进行,故音响浑厚、丰满。其特点是节奏一致,和弦常用密集位置,造成结实有力的效果。如舒曼的混声四部合唱《茨岗》中第29小节开始的中段,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写成;王西麟为民歌《草原情歌》所编配的合唱中,从开始共20多小节的钢琴伴奏的写作,也是采用这种手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德国的众赞歌中,也有这种手法的使用。
(2)节奏性和声进行的伴奏手法,是用节奏型与和声相结合的方法,形成节奏性的和声进行。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乐曲的特定体裁、风格与内容。但这种手法容易使音乐单调枯燥,所以一般在曲式的不同地方,多进行一些转换。例如:刘炽创作的大型混声四部合唱《祖国颂》第46小节开始有12小节就是用此类手法处理的;李遇秋为《长征组歌》中“四渡赤水出奇兵”所编配的钢琴伴奏,从31小节开始共有6小节使用此类处理法;瞿希贤为《乌苏里船歌》编配的合唱钢琴伴奏中“赫哲人走上幸福路”处共有7小节用此类方法处理;陈田鹤作曲的混声四部合唱《森林啊,绿色的海洋》中的第109小节开始也有四小节采用此类写法。
(3)分解和弦的和声进行。钢琴是一种灵活的键盘乐器,发音比较短促,因此演奏快速的音型分解和弦是它的一大特长。针对这一情况,将纵向的和声进行转化为横向的和声进行(分解和弦),并灵活地加入一些和弦外音来增加声部的流动性,这种处理方法可使和声具有旋律因素。此类写法的作品很多,英国作曲家A·埃尔加作曲、J·波德尔编写的四部混声合唱《雪花》中,从第51小节开始直到第61小节的处理所采用的此种手法最为典型;日本作曲家成田为三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海滨之歌》也运用了分解和弦的和声进行;还有中国作曲家利用现有民歌改编的合唱,很多都采用了此类手法,如陕北民歌风格的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刘烽曲、张朝配伴奏),从18小节开始到35小节也用此手法写成。
(4)音型化的和声进行,这是一种由一定的音型同和声进行相结合而成的方法。在这种音型化和声进行中,有时也有音调。这种手法既有和声的特征,又有节奏的特征,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能够表现出不同内容、形象、风格、体裁等特点,因此,这种方法常常在合唱钢琴伴奏中使用。如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其中的混声四部合唱《波西米亚人之舞》的伴奏就是典型的用音型化的和声创作的,非常成功,体现了这部歌剧的异国情调;再如由意大利作曲家丹查创作的歌曲《缆车》,经中国指挥家胡咏言编为合唱曲的钢琴伴奏,也大量采用这种手法。
2.复调性对比副旋律的功能与作用复调性对比副旋律的处理方法,在合唱、重唱等音乐创作中经常采用,但一般是用于整部作品中的一个段落,这个段落要求与主调音乐风格形成对比,音乐一般比较抒情,形成一种复调音乐风格特征。在具体写作上经常是钢琴伴奏与合唱人声之间形成相互呼应、补充、对比,既要使钢琴衬托声部与合唱的主旋律形成统一的整体,又要使各声部之间主次分明。从总的写作技巧来看,有两种情况经常使用:一是在和声的基础上加强钢琴伴奏的旋律性;二是强调钢琴伴奏线条独立性作用的复调写作方法。
(1)在和声的基础上加强钢琴伴奏的旋律性的写作,是为了强调和声背景上的各声部的独立性。由于这种方法在总的节拍上还能形成和弦的结构,因此伴奏声部与合唱人声的对比不是很大,经常用背景声部来衬托主旋律。例如,在英国作曲家埃德华·埃尔加的混声四部合唱《雪花》中的第30小节处,共有四小节采用这种手法;在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作曲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中的合唱《为什么不尽情欢乐》,从第97小节开始共有57小节采用这种手法创作;作曲家张敦智的混声四部合唱《森林的黎明》中,从34小节开始的钢琴伴奏有四小节也是采用此类手法;中国早期作曲家郑志声的交响大合唱《满江红》中,从第30小节开始,共有5小节采用此类手法。
(2)强调钢琴伴奏线条独立性作用的复调写作方法。一般情况,伴奏声部是在主旋律先奏出后再加入,并形成所谓的“副旋律”衬托声部。而强调钢琴伴奏线条独立性作用的复调写作方法,一般在合唱中的局部段落使用,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处理方法。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由作曲家田丰根据毛泽东诗词谱写的大合唱《忆秦娥·娄山关》中,从第114小节开始共10小节就是采用这类方法;作曲家陆在易所创作的女高音独唱与混声合唱《雨后彩虹》中,结尾处110小节用了这种手法。
3.主题并置对比的功能与作用这种手法一般是合唱部分演唱一个主旋律,而伴奏在合唱的下方,直接陈述一个主题,在纵的方面形成同时进行的局面,具有戏剧性效果。例如:前面我们曾提到的德国作曲家舒曼的混声四部合唱《茨岗》中,第37小节开始共有8小节使用了这种写法。这种写法在合唱作品中还有很多,尤其是歌剧中的合唱就更多。
三、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特殊功能与作用在合唱作品钢琴伴奏写作中,除了我们上面谈到的一些常见手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手法也被作曲家经常使用。这些手法在音乐表现上有着特殊作用,它的使用大大地丰富了合唱的表现力。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两种手法,即色彩重叠与声部的带状进行。
1.色彩重叠:这是较复杂的多声部音乐写作手法之一,是利用不同音区的色彩变化,形成不同音区的八度重叠,使音响增加新的色彩,同时也带来不同音区的密集与开放,使音响产生丰富的变化。例如:作曲家张敦智创作的四部混声合唱《森林的黎明》中,从160小节开始,共有10小节采用这种手法;张寒晖创作的歌曲、由瞿希贤编配的合唱《松花江上》,在第49小节开始也有15小节应用了色彩重叠手法。
2.声部的带状进行:在钢琴伴奏中有时和声功能关系被减弱,而旋律的意义被提高,甚至把和声功能关系排挤到次要地位,而以特殊的旋律进行替代。这里所谓的旋律进行,是采用一些音程相同或变化不大的和音的平行进行,这种链锁性的进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粗厚的线条,恰似一条带子,因此被称为带状进行。这种旋律带可以由双音组成,通常是三度或六度(也有四度、五度),有时也由三个音或更多的音组成,经常采用六和弦的进行,四六和弦的平行进行也可见到。这种带状进行作为一个粗厚的旋律线,它本身是复杂的单色彩线条,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格特征,因此也常应用在各种风格的合唱作品中。例如:孟宪斌创作的男、女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中国春潮》,第11、12小节,第15、16小节,采用声部带状进行作为过门片断;作为重要手法在合唱钢琴伴奏中应用的还有王西鳞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闹花灯》;在施光南创作的女高音独唱及混声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钢琴伴奏中,也大量采用了平行四度的声部带状进行。从大量的合唱作品分析可以看到这种手法在钢琴伴奏中已成为常用的色彩点缀、乐句过门和情绪转换的手段。
通过以上的分述,使我们看到了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这些功能与作用不但丰富了合唱艺术的表现力,同时也拓宽了合唱艺术的表现范围,我国早期作曲家赵元任创作的大型合唱《海韵》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这首具有清唱剧风格的大型合唱,音乐形象生动,结构严谨,作品由一个引子、五个段落和结尾构成,并且分别用不同的音色变化来代表特定人物用女高音代表少女,用合唱代表旁观者,用钢琴伴奏代表大海。钢琴伴奏在这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由背景进入前景,并随着情节的变化而改变,同时也赋予了整部合唱以戏剧性。这种独立的表现作用,提高了钢琴在合唱中的地位,丰富了合唱的艺术表现力。可惜像赵元任创作的这样优秀的合唱作品还不是很多,这就促使我们要在合唱创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通过各种手段来丰富合唱艺术的表现力,充分发挥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功能与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和弦公式简单整理 序号 和弦标记 和弦名称 和弦内音 和弦公式 1 C 大三和弦 135 大三度+小三度 2 Cm 小三和弦 1b35 小三度+大三度 3 C-5 大三减五和弦 13b5 大三度+增二度 4 C+5,C+,Cang增和弦 13#5 大三度+大三度 5 Cdim,C-,C° 减和弦 1b3b56 小三度+小三度+小三度 6 Csus4,Csus 挂四和弦 145 纯四度+大二度 7 C6 大六和弦 1356 大三和弦+大二度 8 Cm6 小六和弦 1b356 小三和弦+大二度 9 C7 七和弦 135b7 大三和弦+小三度 10 Cmaj7,CM7 大七和弦 1357 大三和弦+大二度 11 Cm7 小七和弦 1b35b7 小三和弦+小三度 12 Cm#7 小升七和弦 1b357 小三和弦+大二度 |
|
|
27 C7-9+5 七减九增五和弦 13#5b7b2 七增五和弦+小三度 |
|
|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复,一部分是在“乐曲织体”上,不过却不完全是“乐曲织体”上的,它同时也是“音响分布”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每一个和弦有它的根音位置,这种和弦是把根音作为低音,同时还有不同的转位和弦,这种和弦是换用其他的和弦音作低音,并且在上面各种不同的位置中,除低音以外的上方音,还可以变换成许多不同样的形式。此外,和弦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又可以在必要时按照需要,在同度或八度上重复应用。所以,每件乐器的音的高低虽然不一样,而结果仍旧可以把它们安置在最适当的音域中。 低音E一直是保持着它的位置,此音是决定这和弦是第一转位的音。上方的声部则不同了,在第一与第二和弦重用了G音,第三与第五和弦重用了C音,第四与第六和弦重用了E音。 现在再来看G调和弦的第三转位。 这是从它许多可能的分布形式中写出来的六个和弦;前三个和弦还是依照普通四部的分布,适合于声乐的演奏,其余的三个和弦表示它向高处与低处扩大并重用了一些音,这便适合于多数的器乐演奏了。 在最后的和弦,括弧是指示和弦的分布如何配置给不同的乐器组。这个标记主要的是说明:要保持着音的分布很均匀,除非是为了要造成特殊效果,否则不可把音过多地堆积于下方。 现在来说一说协和和弦与不协和和弦,以及它的解决。还有关于转调的一些事情。 不协和音可以分成为两种,主要的与非主要的。所谓主要的不协和音的意思,是说该音系属于一个基础和弦中的个音,例如:在任何自然七和弦(Diatonic Senenth)中,第七度音都是一个不协和音,而该和弦是一个主要或基础的不协和和弦;所谓非主要的不协和音即它们是经过音或倚音。 在任何情形之下,对于不协和音的解决正规的办法是级进。不过这里有一点需要分别清楚,如果不协和音是非主要的和弦音,其他各音便等待该音解决后再进入新的和弦,如果不协和音是主要的,其他声部一般都是进入到另一个新和弦进行解决。 现在说转调。转调的定义可以说是“从一个调进入另一个调”。但是我们怎样去观察它的转变?怎样知道新调的出现呢?这问题是不能不加过问的。在较大型的音乐作品中间,调的分配是一个重要而且基本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想真正地去了解作曲者的意图,我们必须除了定义之外,还应有更多一点的认识。因为乐曲的转调并不是每一次都改变调号,有的只用临时记号来转调的。 音乐的要素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反应是一致的,而不是各自孤立的。它们不只是为和声所单独控制,也不是单独在节奏方面,而是二者结合的结果。 不过只有一个和弦是可以仅由它本身而决定一个调的,这和弦是属七和弦。试查看C调的属七和弦——G、B、D、F,——F这音说明了这和弦不是属于G调或任何一个有升号的和弦,因为它们都需要一个#F音。同样,也不是属任何一个有降号的调,如F、bB等等,因为它们都需要一bB音,所以它只能是C调的,即使与它的关系短调,A小调也毫不会相混,A小调需要一个#G音作为导音,以便使其性质明白地确立,虽然G并不是不常在该调中出现。因此,每当属七和弦在一个曲中出现的时候,特别是紧接着主和弦,决不会产生转调的效果与感觉,即使是刚刚从一个新调转过来的或转回来的也是如此。离开了这一些,要想掌握或认清调的真意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件事情要说明的,在乐曲的经过句上用一些临时记号并不一定就是有转调的情形。临时记号的本身并不能指示转调,经过音与非经过音可以是自然音阶上的音,也可以是变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