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以有组织的音响流动作为自身存在方式的,作曲家所完成的歌谱、乐谱其本身是无声的,只是通过音乐表演人才的演唱、演奏,才能把谱面上的音符转化为可供人们听赏的音乐,因此,音乐表演人才在音乐的整个创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音乐艺术不是长于反映客观事物的具象,而是重在表现自我内心的精神体验。在艺术实践中,音乐表演人才必须要通过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才能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因此,音乐表演人才必须具有极佳的音乐素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音乐表现需要的各种技能技巧。本文拟从声乐教学的角度,论述与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技能、技巧的培养
作为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良好的音乐感,这就需要认真学好视唱练耳、乐理、传统音乐、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等课程。同时,在主科学习过程中,要首先树立正确的声乐学习观念,注
重基本功的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
1、建立歌唱通道
要想具有较强的演唱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一条科学的歌唱通道。
歌唱的通道,是指演唱者本人的歌唱腔体组合,包括头腔、鼻腔、口腔和胸腔。很好的声带闭合即音源,加上气息的对抗,形成混合声的全通道共鸣,经气压周边辐射,再形成全身共鸣(即全身歌唱)。在教学和演唱过程中,我采用“吸气状态”的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告诉学生,“吸气”时的喉咙状态,就是歌唱时的喉咙状态。吸进的气流要形成上有“哼”、下有“叹”、中间“开”的状态,并且建立在统一的垂直线上。
“吸气状态”的提法,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和均匀,同时也能解决字的统一问题。在向外唱的同时又向里吸,这就形成了气息对抗。吸气状态保持的本身也就打开了腔体,它与横向阻力形成了对抗。正如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所言:“叹到哪儿从哪儿吸,吸到哪儿从哪儿唱,保持吸气状态来歌唱”。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保持”二字。只有上下、左右、里外、纵横对抗的有机结合,形成对立统一的一个协调的歌唱整体,才能使声音畅通无阻而均匀,字与声完全统一,各大腔体的共鸣统一就建立在柱状的垂直线上。一般说来,在建立此通道时,通常会用“u”母音进行练习。因为“u”母音最容易获得高位置、深呼吸和较好的喉头位置,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混合声,把头腔、鼻腔、口腔和胸腔用一条垂直线把它们从上至下串起来,形成歌唱腔体(又称之为“垂直u通道”)。有了这条科学的歌唱通道,歌唱状态的基本框架就算搭起来了。歌唱框架构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音色、语言和整个声乐作品完成的水准。因此,建立正确的歌唱通道,才能为民族声乐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支点是歌唱的支持力。在生活中人人都会呼吸,但是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不同,它比生活的呼吸变化要多。歌唱是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合作,将吸进来的气保持住,即在呼吸肌肉工作的同时,吸气肌肉继续工作,使呼与吸相互配合形成对抗,在腰部周围产生压力,上有哼鸣下有叹气地进行歌唱。从呼吸的角度看,歌唱是呼吸的对抗,不能理解为歌唱只是用嗓子,应该说呼吸的对抗是为了得到声带和共鸣的回应。呼吸的对抗强,则声音的力度强,共鸣大;反之,则弱。最重要的是,呼吸带动腔体的振动,产生带有动听音色的共鸣;要把力量用于呼吸上,而不是把劲使在嗓子上,歌唱是唱共鸣,而不是擂嗓子。从声带机能来说,唱低音的压力小,越到高音,用嗓子的规律是从真逐渐变假声,以假为主,越高越假,这是最省力的唱法,从共鸣上说,声音越高,头腔的感觉越多;从用嗓子来说,是逐渐地过渡。民族声乐演唱中女声的理想共鸣,一般是建立以真声为主的混合声,但同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适度把握通道中的色彩。
2、如何解决通道中出现的毛病
在唱歌中,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通道的畅通,影响声音的共鸣和循环,同时会造成不平衡,从而影响作品的表现力。通道中存在的问题有:
(1)位置低一一指哼鸣的位置低。如软腭抬得不够高,假声获取的成分少,混合声效果会差。而且,哼鸣不好,哼不住,还会造成嘴紧、气浅。总之,哼鸣位置不够,就等于失去头腔。失去了头腔,就等于失去了歌唱的灵魂。
(2)喉音一一即喉部有力量存在。喉音常有提,挤、卡等几种毛病。这些都会影响声音的通畅,形成不好的音色。解决这类毛病一般采用吸、笑、叹、哼、松等手段。在曲目选择上,通常选用开口音较多的,特别是那些与u母音能有利结合的曲目来训练。如《阳关三叠》、《燕子》和《黄水谣》等曲目。
(3)提气一一指气息没有完全叹下来。歌唱中,气息是最重要的。再好的声音通道,只要一提气,将一事无成。道理很简单,因为一提气,就等于砍掉了部分共鸣腔体,特别是失去了胸腔共鸣,气会越提越高,声音也会越唱越紧,如此恶性循环,就唱不动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保持高位置的前提下,加强叹气。通常选择一些节奏缓慢、下行多的、字少的曲目来练习。
要合理地解决通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一般采用“上哼、中开、下叹”的方法。
上哼一一指哼鸣,鼻腔打开,哼在假声的位置上,有大、中、小之区分。
中开一一指吸气状态,这里吸进的方向有上有下;“上”指软腭抬起,直达哼的位置,“下”指吸到哪儿停到哪儿,保持吸气状态,即喉咙打开。
下叹一一即气息叹得越深越好,一般最佳位置在脚后眼《感觉叹到脚后跟)。保持吸气状态,喉咙打开叹着唱,这是歌唱的永恒规律。
练习时通常采用的母音有“u、nu、hu、mu、o、a、e、i”,具体采用哪种母音要因人而异。
为配合“u”通道的建立,可以采用《阳关三叠》、《二月里见罢到如今》、《心上人像达玛花》、《塔里木》、《飞出这苦难的牢笼》、《流过身边的小溪》、《梅花引》、《五星红旗》、《桃花红,杏花白》、《火把节的欢乐》、《军营飞来一只百灵》等歌曲作为巩固练习曲目。因为这些曲目节奏平稳、简单,旋律沉稳、内在,没有大的起伏、眺进,有利于“u’’通道的稳定,同时容易获得声音垂直线、真假声混合、高位置以及深呼吸;其次,在语言方面,这些歌曲中大部分字为开口音,与平时练声的“u”通道较易结合,同时又可以获得高位置,给“u”通道的畅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次,在风格表现方面,虽然这些曲目的音乐性较强,但并不要求太多的个性化表演。对于刚刚接触“u”通道训练的学生来说,对声音技巧的把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演唱中个性的表现不宜太多。
3、声音色彩的调整
良好的音色是表现一首声乐作品的重要手殴,是声乐作品美的具体体现。我们通常所说的演唱者的声音甜与不甜,好听与不好听,主要取决于他的音色。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的不同(声带长短、宽窄、厚度、共鸣腔体的大小等的不同),其天生所具备的基本音色也是不相同的。在具备了歌唱要求的生理条件后,其音色还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很好的歌唱通道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歌者在原有基本音色的基础上发出歌唱需要的更美妙的音色。而且就某一名演唱者来讲,在同一歌唱通道中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调整出不同音色的。演唱者可以在不同的音色中选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音色,从而形成他的个性色彩。那么,调整出一名演唱者的最佳音色有哪些手段和方法呢?
这个办法和手段就是合理运用“u”通道中的支点,也就是通道中的作用点,歌唱的平衡点。支点按纵向分,有上、中上、中、中下、下等;按横向分,有前、后等;还有大和小、虚和实等。例如:彭丽媛演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用的就是小支点。又如,歌曲《阳关三叠》,从作品来看,演唱者就应相对选择偏大的支点。“支点”的提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歌唱者声音的平衡,达到气息自如、音色漂亮、声音通畅、吐字清晰、状态统一等目的。一般来说,大支点所发出的音色相对较暗,小支点所发出的音色相对较集中而明亮。亮与暗、虚与实的变化就是支点的变化。支点的大小不同、位置不同,所产生的色彩也就不同。
通道中,支点无处不在。前中支点一般位于中山装的第二个纽扣处,训练中采用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方法,要求所有的字吸回到这一点上完成后中支点一般位于后背与前中支点相对应的位置上前下支点一般位于肚脐以下的位置上;后下支点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后背相对应的位置上。大支点可以叫学生想象此支点有碗口那么大,所产生的音色相对较充小支点可以叫学生想象此支点只有圆珠笔尖儿大小,所产生的音量虽然没有大支点所产生的音量大,但音色较集中而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好比射箭,经过打磨过的箭可以穿透靶心,它比没有经过打磨的箭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大支点到小支点之间还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其他支点,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按实际情况而寻找适合每个人的支点,寻找其声音的平衡点,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能够表现其个性的最佳音色,然后再去寻找好的、适合自己的声乐作品。另外,现在所传唱的声乐作品都归属于不同类别,如《阳关三叠》、《枫桥夜泊》等属于古曲类;《那就是我》、《我站在铁索桥上》等属于艺术歌曲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兰花花》等属于民歌类;《万里春色满家园》《啊,我的虎子哥》等属于歌剧选曲类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歌曲调整出适于表现其音乐的最佳音色。虽然每个声乐学习者都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调整出属于自己的最佳音色,但是为了使每一位演唱者都具有全面的能力,能够演唱不同类别的歌曲,还应全面掌握通道中不同的支点位置及特征。
大家都知道,每一件乐器都有他自己的共鸣箱(即腔体),另外还有不可或缺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弦或哨子。而人本身就是一件乐器(歌唱乐器),其共鸣箱是由胸腔、口腔、鼻腔和头腔组成的,那么,它的弦或哨子又是什么呢?回答是“闭合的声带”。也就是说,在调整声音色彩方面,除了用通道中的支点调整外,还经常用声带闭合的办法来进行调整。19世纪欧洲声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加西亚说:“声带闭合不良是声音嘶哑、音色不明亮、多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说,良好的声带闭合是连接四腔(胸腔、口腔、鼻腔、头腔)共鸣的纽带,特别是对于男高音和女高音来说,声带闭合是获得声音高位置和音区统一的关键。但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声带闭合一定要建立在喉咙打开的基 础之上,即打开后加闭合,形成对立统一。为了能够很好地加强声带闭合,在训练过程中,重点要加强闭口音的练习和基音练习,然后进行混合练习,即闭口音和开口音的对立统一练习,如“mi”母音和“ma”母音的结合练习等。声带闭合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全掌握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肌肉能力的训练,只有经过长期认真的、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练习,方能真正做到运用自如、刚柔并济。
除了以上所讲的,我们还可以运用哼、贴和母音转换等方法来调整色彩,有时还采用反差和对比等很多教学手段。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手段,目的都是一样的。上面所讲到过的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方法,对演唱者而言,简单、易 掌握、见效快,从而使演唱者容易做到声音稳定、协调、咬字统一、自然、放松,喉咙打开的良性循环,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民族声乐的音色特点,一般偏明亮。要想唱出明亮而漂亮的声音,它的教学规律是对立统一的。如亮与暗、前与后、上与下、大与小、虚与实等等。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来调整音色,首先要遵循的是不能破坏“u”通道的完整性,一切手段只能在通道中完成。只有这样,混合声才能有保证,声区才能统一,个性的音色才能保持不变。只有在科学的通道里体现出不同的声音音色,才能使我们进入到色彩斑斓的音响世界中,去享受那‘首首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我们所论述的“个性要存在于共性之中,共性中包括着个性”。
色彩是声音的个性,为了配合声音色彩的调整,可以采用《红叶颂》、《遍插茱萸少一人》、《北大荒人的歌》、《母亲河》、《又唱浏阳河》、《水乡弯弯》、《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纳西篝火啊哩哩》、《我属于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牛郎织女》等作品作为练习曲目。采用这些作品的原因是:首先,以上歌曲节奏较平稳、旋律优美,给人们以陶醉的感觉,同时使演唱者不仅愿意唱,而且是百唱不厌;其次,从情绪上来说,每首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沉闷、低调的,这样的作品容易使演唱者达到自己的兴奋点,从而有利于演唱者做到喉咙打开。在要求气息叹到脚后跟的同时,学生很容易贴住支点,进而有利于调整演唱者的音色。再次,从歌曲的语言方面来说,由于通过色彩的调整,使演唱者的音色较明亮,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自己的练习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音色,就很容易出现气浅,嘴紧,声音尖、挤、僵,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可以在建立声音通道的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上、下、大、中、小支点”的捉法,同时掌握“在歌唱前先放松、后叹气、叹到哪儿从哪儿吸,喉咙开,嘴巴张,字头夸张嘴巴松,打开喉咙往回唱,保持吸气状态来唱歌,所有字支点上”的口诀,这对于处理歌曲中出现的窄母音字、“e”母音字以及言前辙的字的演唱发音具有很明显的调整作用,最终达到使演唱者完全能够掌握所有的字在通道中的支点上完成,吐字清晰、音色统一的科学的演唱方法,将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一一歌唱语言与风格的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4、歌唱的语言与风格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民族风情,造就了我国特有的多姿多彩的民族声乐。语言是最能表达人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流露,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语言在感情表达上的深化,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故有“语言是歌之本”之说。
声乐不同于器乐。它不仅用人声这个乐器来唱出美好的声音和旋律,还要用语言来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歌曲中的歌词是歌唱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表达作品内容和情感的工具。歌唱语言通常就是指歌词的发音。歌唱发音的好与坏,与汉语发音是密不可分的,要解决歌唱的风格,首先就要解决咬字问题。这对声乐演员,尤其是对从事民族声乐的演员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演唱者连歌词都唱不清楚,让人难以听懂,又怎么能让观众感动呢?明代著名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曲律》一书中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可见古人对吐字的重视。
就汉语来说,每个字都是由声、韵、调三个因素组成。首先要学会分辨“四声”,即汉语音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如若不正,势必造成吐字不清,更有甚者便会造成语义的歪曲。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建议学习声乐首先要正音,咬清五音(即喉、牙、齿、唇、舌五个部位的发音位置),辨明收音归韵。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我国戏曲和曲艺训练中,非常强调吐字,提出“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字正指的是字准、字真、字纯;腔圆指的是声音的圆润和腔调的婉转)和“吐字归韵十三辙”(十三辙指“一七、发花、姑苏、乜斜、中东、江阳、人辰、言前、怀来、灰堆、油求、遥条、梭搏”),还有吐字行腔中的“五音”、“四呼”和“四声”等。所以在演唱中国歌曲时,更要借鉴中国戏曲、曲艺唱腔,结合科学的发声方法,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干脆、利落。
那么,该如何真正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呢?首先,字的发音要准确。字一般是由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组成。字头是字的声母,字腹、字尾是字的韵母。字的声母,由唇、舌、齿、喉等部位对歌唱气流的阻挡而形成;字的韵母,是字在歌唱中的延长部分。字腹与喉咙打开是统一的,字尾是指字的结束母音。收音尾有强收和弱收两种方式。能否收好音尾,对歌唱者在声音和通道保持方面,也是一个考验。在歌唱中每个字的着力点和部位是不同的。只有按照“开、齐、撮、合”的吐字方法,歌唱时咬字才会清楚。歌唱中咬字一定要有力量。一个字咬出来,不能松劲、无力,要保持口形和位置,字又不能咬死。清楚的发音动作是咬字清晰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朗诵时,辅音要比说话时发得强些,歌唱时则更强些,而此时歌唱的各器官的组合和说话又是相同的。
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在民族声乐歌唱中的“字”也不例外。除了字头准确、清晰和有力之外,字腹和字尾明确支点和稳定状态,必须全部反映在歌唱的通道之中。在歌唱中,我们把“字”看作是个性、把通道看作是共性。如果歌唱中每个字的部位、口形准确无误,而过分夸张每个字的特点,一个字一个着力点,一个口型,一个辙口,看起来每一个字似乎清楚了,实际上是破坏平衡,形成挤、浅、僵、无音色、成三角形、音色音区不统一、里出外进等现象,这样势必要破坏歌唱的科学性、规律性、音乐性,使声音连贯不起来。这种字与声的分家状态,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歌唱欲望,造成思维混乱。特别对那些节奏快、词较多带有说唱性质的歌曲,演唱时更要注意。
有了好嗓子,就要用嗓子来说话,只有固定的节奏和旋律是不够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地理位置、语言文字、风土人情、劳动方式、审美观点、欣赏观念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和特色。而所有这些,都要由歌唱者去表现,在实践中进行再创作。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代表其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民歌。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是根据各地区、各民族的地理环境、风格习惯、语言音调等方面的不同而逐渐形成的。
在建立通道、调整音色的训练后,演唱者己基本具备了声音通畅甜美,音域较为宽广、声音表现力丰富的特点,为了准确地表现歌曲的风格,就要特别注意了解所唱作品表现的地域风情以及人文背景。也就是要求演唱者“唱什么,象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演唱风格。节奏来自于生活,旋律来自于情感。不同民族的歌曲,表达不同的情感。掌握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首要就是要继承传统,借鉴和吸取戏曲、曲艺唱法中的长处,在学习、掌握、消化、运用传统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去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因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新改编、新创作的声乐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例如,《故乡是北京》就是借鉴了京剧的唱腔以及节奏的变化创作而成的。对待演唱风格的问题,不仅对从事民族声乐的演员来说应予以重视,对从事任何演唱的歌者也同样重要。不管你是戏曲演员、曲艺演员、歌剧演员,还是从事西洋唱法、通俗唱法的演员,都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演唱水平逐步达到成熟和完美的境地。
综上所述,有了通道,又有了色彩,还要唱出作品的语言和风格,从而使演唱个性化。要想表现出演唱者的个性,歌唱语言和歌唱风格的掌握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配合歌唱语言、风格的训练,平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练习演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曲,以充实自己的演唱风格,从而提高歌唱能力。
在语言和风格方面的训练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方言问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就会有属于自己本土的语言发音方式。因此,在演唱时可以保留其具有地域特点的方言、衬词以及语言习惯。在“u”通道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演唱
者的条件、作品所需要的音色,使用适于演唱此作品的支点来完成它。特别是那些具有说唱特点的作品,如《包楞调》、《看见你们格外亲》、《三十里铺》等字多、装饰音也多的作品,运用上述方法,既能够保证吐字的清晰性、准确性,使所有字保持在“u”通道的支点上完成,又能够使个性服从于共性,即字服从于声,保证声音的通畅、音色明亮集中、表达内容完整清晰、音区和音色上下保持统一。
二、关于声乐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
1、声乐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在声乐教学中,不少的人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很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一一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在学习和实践中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歌唱者对生理的感觉、情感的表达、歌唱者的技术水平能否向更高层次发展。
歌唱虽然是由人体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和共鸣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的,但是嗓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心理的支配。我们知道,所有的器官运动都是受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将它们协调起来的。在歌唱中,这种协调配合主要是通过大脑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的。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对歌唱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声带和发声的技能是触摸不到的,发声的状态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里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我在上大学一年级时,心理素质不好。具体表现就是平常专业课上得非常好,但每次考试都因紧张而大打折扣3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发现有另一种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唱得很好,离开老师自己就不会唱了——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学生在歌唱时非正箭b理状态的表现。为此,我曾利用课余时间专门到北京师范大学上心理学课,经过半年的学习,终于了解了其中的奥妙。
所谓正确的心理状态,是指与歌唱有关的各器官处在协调平衡、自然灵活的状态下,可以随我们的意志去调控和指挥。这种心理状态在初学声乐时就要先建立起来。在训练或演唱时,正常的心理状态表现是:全身放松,但不松懈,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不紧张;情绪高涨,态度积极,但不慌乱。因为只有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全身的肌肉与神经才不会僵硬,才会使与歌唱有关的肌肉处于平静自然的状态中,而这是可以根据训练与歌唱的需要进行自我调控的。入之所以具有调节和控制的功能,是由于反馈机制所致。反馈机制是我们理解调控功能的一把钥匙,是使歌唱发生系统实现调节控制的基本方法。因此,好的歌唱者都懂得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
心理调控功能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呢?在这里,我们不妨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感觉和知觉的调控功能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声乐技术训练中的感觉,一方面包括丰富的知觉特征;另一方面着重是指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综合作用感。运用多种感觉技能的互相作用及各种感觉的互相影响,对于提高技术训练效率有着特殊的意义。
(2)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的综合作用
歌唱发生的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的运动。当信息进入大脑皮层,大脑的中央前回区域指挥各部位形成歌唱发生所需的运动程度,从而使身体各器官为演唱服务。
(3)联觉的调控功能
采用“比喻”的方法,是达到联觉作用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发声训练中,我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动作的比喻,凭借自己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发声的原理和机能中各种比较抽象和不易说明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辨。例如,在形容声音的感觉时可以用像“垂直的管子”的视觉形象;在要求学生打开喉咙时,常用“打哈欠”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形容声音时,我们可以用“强”或“弱”的听觉感觉来说明它的力度,或用“圆”或“扁”的视觉感觉来说明声音位置的高低。心理学中称之为联想、类比和通感。尽管比喻有时并不一定合乎发声技能的实际,但这种联想能够不断唤起生活经验中的“形象”记忆,并由此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从而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状况的理解,进而启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4)记忆的调控作用
学习的记忆主要包括感知觉的记忆、情绪和发声运动觉的记忆。首先,是视觉的记忆,包括旋律、歌词、节奏的记忆,也包括把歌唱行为的视觉形象记在脑子里。其次,是听觉的记忆,即在内心中聚集着的一个完整的听觉表象,并随时可能转化为实际的声响。再次,是运动觉的记忆。如同任何技能活动一样,歌唱技巧的获得也是一个由有意识向无意识的转换过程。也就是说,当演唱者习惯于自己的演唱方式、情感表现方式以及外体表现方式后,他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表现方式,而丝毫没有做作的痕迹。
(5)想象的调控功能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来表现人类的思想感情,塑造音乐的形象。而听众则是凭借这些音乐语言去认识音乐形象,在自己的情感上产生共鸣和影响,从中得到快感和教育。声乐艺术是将音乐和文字结合起来表现音乐形象,使语言和音乐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声音形象”。想象在调控中的作用,是把语言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歌唱技术这样一个不能直接感知而需要加以思考才能深刻认识的事务,在思想上作为一个形象的实体来理解和掌握它的规律。想象可以使我们以一个抽象的、可以理解的领域去认识体会一个真实而又触摸不到的领域,把思维转化为物质。从正确的想象发展成一种正确的技能,使人容易接受,便于渗透在行动中。而要想得到优美动听的音色,在内心的想象中准确地知道这个声音的形象,还得用内心听觉来指挥和控制发声机能寻找最美、最动听的声音。所以说,丰富的想象力是声乐教学中的一种支配和推动的力量。
歌唱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理解、掌握、熟练的过程,所以说,心理调控功能的作用,远不止于促进和掌握发声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它在自我意识的培植,能力的提高,气质、性格的形成,信念的树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不同的学生建立起不同的交流渠道,师生间充满互信与自信。要求学生在唱前就积极地做好思考、准备和调整,做到“想”在唱之前,因为只有将声音的正确标准想清楚,才有可能指挥和协调好歌唱器官的活动。要使教学氛围尽量和谐轻松,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还力求尽可能正确、规范、完美地去表现声乐艺术,而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强化训练的阶段,可以采用《乌苏里江》、《铺平大道通长安》、《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山里人》、《寻找楼兰》、《报答》、《木兰从军》、《春风圆舞曲》、《恨死高山仇似海》、《孟姜女》、《万里春色满家园》等曲目,这些歌曲包括了民歌、歌剧选段、艺术歌曲、创作歌曲等,它们对演唱者声音技巧的把握、音乐风格的掌握、艺术修养的提高、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歌唱者的艺术修养
我是1980年开始从事音乐专业学习的,从大连师范学校学生、小学音乐教师、中国音乐学院本科生、硕土研究生,到留校任教。二十多年来的学习实践使我深有感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无论在声音技巧的运用上,还是在风格韵味的表现上,我都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培养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观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除了应试教育、学校教育、音乐院校教育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全社会和全民族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问题。演唱者没有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基础,断然唱不出“高度”。如果要把歌唱作为终身的事业,那就必须不断努力,不断充电。一个歌手的文化素养的高低以及他生活的涉猎是否广泛,关系到他的悟性和理解力。如果底蕴欠缺,表现起作品来也不可能达到好的境界。歌唱演员只有好的嗓音和乐感是不够的,除了有良好的声乐方面的基本训练外,还应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和相应的文化水准。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他的歌声嘹亮、优 美,具有迷人的魅力,同时他也能够指挥乐队、演奏钢琴 和创作乐曲。被称之为“一代歌后”的席琳·迪翁这样说:“我积累的经验帮助我,让我在面对同行时树立信心。”“在我现在演唱的歌曲里,我都深入领会歌词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开会时参加讨论。”这些经验使得席琳·迪翁日趋成熟。然而这些成功的经验,离不开平日方方面面的艺术修养和风格的培养。有时磨难也是一种锻炼,它亦能激发和造就不屈的音乐风格。被誉为“情歌王子”的西班牙歌手胡里奥,并未因车祸导致脊椎囊肿而不能从事他所喜爱的足球事业而一蹶不振,相反,从一把廉价买来的吉它,默默开始了他辉煌的音乐人生。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要求学生加强音乐素养方面的学习和提高。
对我国近些年的音乐教育有人做过如下描述: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很大进步,青少年在音乐上的成长较过去有了飞跃,不少技艺精湛的青年音乐人才进入国际优秀行列。可见,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艺术教育”从狭义上讲,是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如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些人由于文化素质低,他们在达到某一层次后就停滞不前了。为什么呢?文化素质低、艺术修养差,会给演唱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1)文化素质低,限制了自身发展。
这种人缺乏自我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难以达到音乐的深层次研究的条件。
(2)文化素质低,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似乎音乐专业只需有专长,文化知识略知一二就行,结果这种缺乏文化底蕴的人才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
(3)文化素质低,制约了艺术表现的品味。
音乐专业学习从作品表层的内容分析到解释音乐内涵,直至操演表现,整个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作为基础。文化素质低,同样还制约了艺术鉴赏的品味。
鉴于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专业声乐工作者,首先要注重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培养出出色的歌唱演员、艺术家。
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使我认识到,提升声乐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其艺术视野,加强他们的艺术修养,既是音乐教师的追求目标,也是提高演唱水平和艺术档次的重要内容。学习中外音乐史,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等,对演唱好声乐作品是十分重要的。向不同音乐表演专业学习,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是学生丰富音乐知识、加强音乐素养、陶冶心灵必不可缺的。
此外,对姊妹艺术的了解和学习、欣赏也很必要。俄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演唱《伏尔加船夫曲》的生动形象与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生动地说明了艺术是相通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就很喜欢绘画,她画的兰花能使人联想到她的表演艺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从事音乐教学也应从姊妹艺术中吸取宝贵的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培养锻炼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
学生的演唱水平是与其艺术修养水平分不开的,是其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只有深入地分析其内涵,理解了歌词的内容,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恰到好处。例如对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如果不了解古诗词的含义,肯定是唱不好的。因此,提高学习音乐艺术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音乐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每个学生未来艺术道路的拓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应当切实予以重视。
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一曲唱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怎样想,心里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才是歌唱。”那么,“情”从何处来? “情”从人“心”来,将眼中所见的人、事、物、景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口中所唱。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必唱者先投身处地,摹仿其人的性情气象,宛若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人,而忘其为度曲矣。”这说明必须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较高的歌唱技巧,才能通过表情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声乐表演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
翻开人类艺术的发展史,自从声乐艺术作为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以来,声乐创作者的创作与演唱者的再创作,就如同一个工艺流程的两步工帛声乐作品创作者的创作需要依赖演唱者的再创作来实现与完善演唱者的再创作需要以声乐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内涵为依托和根据一一这就是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这一特性必然要求,演唱者绝不能仅是一名曲谱的翻译员或曲谱符号的发声器,而应是一个展示多维时空方位(不同历史观与时代感、不同民族观与地域感、不同的社会与人物等),展示多种情感变化,展示声乐作品创作者原始的创作意图,特别宝贵的是展示表演者独具的精神内涵及风格特征的复合体。也就是说,在有了奸的歌唱通道,又有了好听的音色的同时,并不一定就充分具备再创作的能力。
如何全面提高演唱者的歌唱能力呢?前面第一个大问题讲的内容是提高歌唱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首先可以让学生多欣赏已有的音响资料。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包括音乐情感感悟、音乐形象感悟、音乐风格感悟、音乐要素感悟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音色、和声、曲式等要素的分析,来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他们能深刻地体验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能正确地领会歌词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主旋律与主题的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音乐,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作品之中。
其次,要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还要通过平时勤奋刻苦的练习,使自己具备一定的演唱实力。中国古曲、中国民歌、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创作歌曲、中国歌剧和外国声乐作品,这些对于一名从事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者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在演唱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时,不仅要注意作品的背景、内容、风格和语言,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以及良好的文学修养来做基础。要使演唱经得起舞台实践的严格检验(如能独立地举行个人音乐会),达到作品多、作品精、技艺深、修养高,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总之,丰富的艺术修养、众多的曲目积累,是歌唱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学会与他人合作演唱,是提高演唱者歌唱能力的又一要素。每个人经过科学的、正规的训练,都能够很好地表现音乐,但从事声乐艺术,并非仅有独唱的能力就能胜任,重唱、合唱,均是常常要参与的艺术实践。不合格的演唱者,无法与他人配合,完全不听别人演唱,没有能力与他人一起共同进行艺术创造,只想着自己该怎么表现。更有甚者,认为与他人合作不能充分体现自我价值,不能充分展示个人魅力。这些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特别是在歌剧演唱中,更能体现合作演唱的重要性。对于一名成功的演唱者来说,不仅要把个人的选段唱奸,同时也要十分重视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如歌剧《原野》中,不仅有金子的咏叹调,同时还有金子与虎子的男女声二重唱,以及金子、大兴、焦母的三重唱。对于一个音乐感很强的歌手来说,不会死板地等拍子、等节奏,他能够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如地与他人配合。这就表明,一个人的歌唱能力,不仅仅因天赋而存在,同时也与环境和群体密切相关。大师自有大师的修养和风格。中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在出演歌剧《白毛女》时,让观众真正感觉到她就是喜儿,无论是自己表演角色时,还是与其他演员搭档,都表现得天衣无缝,没有让观众感觉到有任何的表演痕迹。如何认识自我、展现个性,以及如何表现作品、角色、环境和搭档,并积极地、有序地和充分地将这些环节调动起来,是歌唱风格的培养及歌唱能力表现的最直接体现。
在表演艺术的大家族中,声乐表演艺术是最古老的,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是因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大众化、观赏性、历史的再现性、不同风格特点的展示性等等。歌唱本身要有生命力,要有音乐的感染力。期待和拥有辉煌的歌唱生涯,是绝大多数以歌唱为事业者的奋斗目标。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演唱者,必然有成功的能力、成功的修养和成功的风格。造就辉煌音乐的人生,发掘声乐技能的表现力,将会成为未来生活的支柱。依靠坚强的意念和不断的学习,特别是善于借鉴优秀歌手的成功经验,更会使你获益匪浅,最终走上成功之路。因此,歌唱艺术的修养、歌唱风格的培养及歌唱能力的运用,被视为是通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