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哼鸣的练习里我提到哼ng 的练习,哼ng时,舌根要坚定、向后与咽壁形成共鸣管道。所谓头声,就是在这个地方有振动感。歌声中的“亮心”,就是在这个地方产生的。具体点说,会厌竖立、并卷成半圆形,与后咽壁形成一个很小的出口,当声带发出的基音通过这个小口再传到鼻咽腔,就形成了头腔共鸣。要让歌声(即歌唱时的韵母)“停”在这个地方。如果停不住,歌声就会向前坠入口腔,形成只有口腔共鸣的声音。“只有把母音安放在鼻子后上方头腔共鸣处,才能获得美的音色——即通常说的那个声音的意大利味。只有在这个地方振荡的声音,才有高频泛音(2800---3000赫芝),才有激情、才有表现力,也只有这个地方的声音才能把字吐清。才能深刻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2、为了找到和获得头声共鸣,必须练习哼鸣、练习哼ng ,同时要练习在哼ng的地方练唱母音。美声唱法用a、e、I、o、u来练声,我们则要用汉语的单韵母和复合韵母来练习发声。要按汉语的十三辙一个一个地练习发声。
3、美声唱法有“用咽腔独立形成母音”和“咽腔才是歌唱家的嘴”的说法,我的理解,这并不是说,要用咽腔去咬字、吐字,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咬字吐字还是要用唇、齿、牙、舌、喉,之所以强调咽腔独立形成母音也好,咽腔是歌唱家的嘴也好,是因为咽腔在歌唱中太重要了。要知道,歌唱时延长的声音都是韵母,而韵母应该停在鼻咽腔,所以,歌唱时,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咽腔,歌唱时的着力点应该在鼻咽腔。把着力点放在了别的地方,是歌唱毛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4、要达到上述目的,喉头稳定是形成正确歌唱状态的基本要求。喉头向下、软颚适度抬起、舌根坚定向后与后咽壁形成共鸣管的话,就会使鼻腔、口腔喉腔、三个腔体同时打开,从而形成整体共鸣。声乐训练就是训练这个喉头向下、软颚向上和舌根坚定、向后三种力量的配合与协作。配合协作的好,声音就会自动达到鼻子后方那个头声共鸣点上,呼吸才能使上劲,甚至全身都能使上劲。这样才能得到混合共鸣,才能吐字清楚、声音嘹亮、省力气、声音持久力强,声音不因年老而衰退,极富表现力,唱的时间长,声带也不会感到疲劳